在東海岸,有需多身懷絕技的優秀青年
他們,選擇返鄉或留鄉進行文化復振
但在這樣的責任下,要怎麼好好的生活
並且對於未來發展的想像,都是切身面對的問題。
在這樣的契機下,東管處規劃了一系列的課程
讓返鄉青年透過對於環境的感知
有系統性的建構起未來5~10年甚至20年的部落藍圖
再依不同階段先後順序的逐步實現!
這次的課程為「環境智慧與環境觀察工作坊」
話說,這課程要怎麼去進行呢?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一開始羅永青教授很神秘的不透露今天的活動內容
且要我們在綠色的便利貼上,寫上靜浦部落的年齡階層
現場來了三位靜浦部落的青年,因為她們有進行過田野調查
所以對於部落的大小事都暸若指掌。
大家向部落青年詢問年齡階層之後,大家就把各自分配到的部分寫在綠色紙上
**阿美族年齡階層參考資料:http://lnk.pics/1CWFE
接下來,教授要我們分別要我們寫下部落裡可以吃
和不能吃的食物在黃色與紅色的便條紙上!(我最愛鬼頭刀><)
再來就是部落會遇到的難題與解決辦法
填寫部落遇到的難題時,教授希望大家能寫出比較深層的部分
例如:外來文化入侵、宗教改變、文化傳承、甚至於天災或者未來會發生的事情
都可以當作部落遇到的難題。且分別把問題與解決方式寫在紅色與藍色便條紙
最後要我們寫上部落禁忌的事情在紫色便條紙上。
在上述的資料寫完後,教授要我們把便條紙貼一張一張的貼在紙上
貼完後呢,教授就揭曉答案啦!?
其實教授在前面鋪梗了這麼久,最終就是要做一個「部落文化桌遊」
透過這個桌遊,來讓大家了解部落文化
接下來就是來玩桌遊啦!
一開始每組隨機被分配到8張遊戲卡
且最基礎的卡片為「年齡階層」
從年齡階層卡逐步地往上發展
除了最基本的綠色食物卡之外,也有部落問題的紅卡
紅卡可以攻擊其他組別的部落
而被攻擊的組別必須有相對應的解決藍色卡
在遊戲進行的中真的是笑聲不斷
因為遊戲還在非常雛形的階段
常常會有自己解釋,自己解套的狀況發生
例如:遇到糧食短缺的狀況,剛好手上有一張“往高海拔居住”
就硬要解釋成,平地沒食物那就往山上找的意思
雖然這樣說也沒錯啦!但其實這個問題有更好的解決方式!
教授也希望大家在卡片上面寫上阿美族語
可以讓大家在遊玩的同時,可以學習美語(阿美族語)
也可以透過桌遊了解到阿美族文化與原住民族在現今社會遇到的問題!
在遊戲結束後,大家討論一下這遊戲該改進的地方
不論是遊玩的規則,或者內容的呈現,都在這次的課程有了基本的定調
最後大家在‘’桌(ㄇㄚˊ)遊(ㄐㄧㄤˋ)紙
畫了 「Cipolan美式桌遊」,要把整個遊戲轉交給靜浦部落的青年
希望這款桌遊可以順利的發行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