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到大的登山經驗,大概只有國中時爬過高雄的柴山,以及長大後去栗松溫泉前爬的一段山路,然後就高雄觀音山了。
對於登山經驗少得可憐的我,就這樣硬著頭皮報名了這次的安通越嶺古道行程。
在報名後,每天抱著忐忑的心情,怕自己體力無法完成這次的活動,但就這樣時間慢慢的來到出發的那一天…..
現場大概來了近30位的民眾參加,每一個看起來都有備而來啊!
這三位勇猛的大哥,是我們這次行程的響導
這次的行程是從南竹湖集合,再搭車至玉里的安通古道入口處
在入山前有簡單的祈福儀式
儀式過後,響導解說這次行程要注意的事項
****安通古道小知識****
在早期沒有電話,通訊非常不方便的年代
安通越嶺古道扮演著,海岸山脈與縱谷間阿美族人的重要聯絡道路
例如:當兩邊其中一部落若有結婚(或喪事)時
就會派年輕人到另一邊的部落去通報
負責通報的年輕人就帶著訊息、簡單的飯包、水壺
在古道上以最快的速度跑到山的另一邊通報消息
讓另一邊的親戚在最快的時間內得知。
***********************
然後就出發啦~~~
當天的天氣一開始是小雨的狀態
且雲霧繚繞於山間,有種來到仙境的感覺
在山區低海拔的地方,常看到檳榔樹
腦中響起~高高滴樹上~~結檳榔~~~(喂!年紀方面
走了大概800公尺左右,路況開始泥濘
有一種真的開始登山的FU了!
隨手撿拾地上的竹子,透過阿美族青年的巧手修一下就是環保登山杖嘍!
途中遇見的大片竹林
走到一半時,突然看到有人在圍觀,湊到前面一看
哇!這蚯蚓也太長了!這裡的環境果然很好,蚯蚓這麼大隻!
走了大概1.5公里,突然看到這個木製標示
才意識到,原來現在才是古道入口啊!
不~~~~鐵腿之旅現在才開始!!!
響導正在解說山上可以食用的植物
土肉桂,可以當香料喔!
響導解說完之後,我帶著不願面對的心情
從真正的古道入口繼續往前走了!
九芎是台灣原生種
因為九芎是上等的薪柴
所以在早期原住民族的傳統裡
男方上山砍伐一些九芎來當成聘禮木給女方家,來證明自己可以照顧好家庭。
像是魯凱族、排灣族、阿美族都有這樣的習俗
無止盡的階梯,左邊大哥是累了還是低頭看東西啊?
路上又遇到另一片竹林
感覺像要拍武俠片耶!哼哼哈ㄏㄧ
階梯again!
其實爬階梯有好有壞,好處是會比較安全
但壞處是階梯會限制步伐,無法照著自己的心情走
越往山上走,霧就越來越濃
越往山頂環境也越來越原始
深山裡的階梯,不知道要爬多久><
途中遇到倒在路中的樹木,約有小腿的高度
大約中午的時間,我們來到山頂上的一個休息區
準備來煮湯啦~~~
其實在早上出發前,就已經有發放當天的獵人午餐
這個叫做”杜侖”吃起來就像麻糬一樣
這個叫做”哈哈” 第一個哈讀三聲、第二個讀四聲,是用月桃葉包起來的米飯
吃起來有股淡淡的香氣喔!
一路上隊友也採集了ㄧ些桂竹筍及藤心
採集的桂竹筍及藤心是要拿來煮湯的喔!
湯鍋下支撐的木頭是就地取材的,非常環保。
在阿美族傳統野菜中有所謂的「十心」黃藤心、林投心、芒草心、月桃心
檳榔心、山棕心、甘蔗心、鐵樹心、椰子心和台灣海棗心。「心」是指植物的嫩莖。
響導正在帶動唱原住民傳統的歌謠
在午餐結束稍作休息之後,就開始要往南竹湖的方向下山啦!
下山的路程預計3公里左右
因為下山時雨更大了,霧氣也更多
潮濕的環境下,很像電影侏羅紀公園的場景
感覺恐龍會隨時跑出來啊~~
往南竹湖方向的路況比安通那邊的還要原始一點
所以響導隨時都要砍草開路
下坡路段也是無止盡的階梯
但因為一直下雨,所以地上非常濕滑
加上很多路段的階梯非常陡,所以每一步都小心翼翼
往南竹湖的路段才整修好一陣子
所以路況較差,不過,也因為這樣所以可以感受到原始的山林小徑
響導也辛苦的持續為大家開路
上山時遇到須跨過的樹木
下山遇到需低頭鑽過的橫木
一路下山看到這溪流,有一種解脫的感覺(阿母~哇出溫啊~~~)
因為陡峭的山路已經結束啦!
必須越過溪流,才能繼續往前走
越過溪流才發現,原來還要再走大約一公里左右的路程才會到達終點….
其實下山的時候一直專心的注意路況
再加上膝蓋受過傷,遇到泥濘的山路又更增加膝蓋的負擔
然後一直滑倒.....所以下山時就沒有拍太多的照片了(囧)
不過這次的安通古道的行程也讓我感受到
早期在通訊不發達的年代,原住民傳遞訊息的不便
所以要更珍惜現在得來不易的方便生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