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天海面上體驗結束後
第二天就要來到萬眾期待的海面下活動了
但是!所謂的海面下不是真的下水啦!
那到底海面下的活動怎麼進行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答案揭曉!(會不會太快啊?)
海面下的活動就是要搭賞鯨船出海賞鯨豚!!
其實在出發之前,中華鯨豚協會有事先講解了待會在船上要做的事情
而這些事情,就是中華鯨豚協會的成員平時進行海上鯨豚調查時所做的工作
所以這次除了賞鯨之外,更要了解台灣海域鯨豚調查的實際狀況
在大家穿好救生衣之後
就接著要搭上今天的賞鯨船「晉領號」
這是在船上視角看新港漁港的樣子
當天的天氣真的超級好的!
引領船隻的燈塔
很多釣客都會在這裡釣魚喔!
從海上的視角看台灣本島
才發現,東海岸真的很美
壯闊的海岸山脈搭配蔚藍的愛太平洋
不要懷疑,這真的在台灣啊~~
中華鯨豚協會的成員把我們分成三組
分別是今天要學習海上鯨豚調查的三個工作
上面照片的工作為拍攝鯨豚
當發現鯨豚時,可以透過拍照來辨識鯨豚種類
也可以辨別鯨豚是否造訪過喔!
另外一組則負責海水鹽度及溫度的紀錄
透過紀錄可以讓我們知道,鯨豚喜歡在什麼溫度及鹽度的海洋環境
也可以了解氣候變遷對海洋生態的影響!
最後一組則負責填寫記錄
把海水溫度及鹽度,還有測量的GPS定位點
發現鯨豚的位置,甚至包括海上漂流的垃圾
這些都是要記錄下來的項目
話說就在大家認真學習海上調查工作的時候
海豚就出現啦~~~
這次現身的是「熱帶斑海豚」
熱帶斑海豚是台灣東部外圍深水海域常見的種類之一
牠們最大的特色是白色的唇線與身上的斑點
且他們對於人類有高度的好奇心,也喜歡在船首乘浪
但也因為親近人類,所以常常造成誤捕的對象
當天雖然只遇到一種鯨豚
但已經很滿足啦!能這麼近距離的看到海豚悠遊在大海中
真的有別於在海生館看到的海豚
結束海上鯨豚調查工作後
大家回到海洋環境教室,進行最後的一項體驗啦!
這次要體驗的是用魚網來做背包
且是用釣魚線來縫合喔!
將將~~瞬間背包完成啦!(才沒那麼快)
其實背起來還蠻有型的耶
且一整個廢物利用很環保喔!
就在大家秀出自己親手縫製的背包後
兩天的活動就畫下完美的句點啦!
透過這個活動,可以了解到討海人的韌性
並且了解海洋資源逐漸枯竭的問題
也透過海上鯨豚調查,來觀察環境變遷
與人為污染對於海洋的破壞
保護海洋是刻不容緩的工作
提醒大家,除了減少一次性的餐具使用外
不論到哪個風景區,都要記得帶走隨身垃圾
留給大自然最原始的面貌!
成功海洋環境教室FB:http://www.facebook.com/taitongec/
中華鯨豚協會FB:https://www.facebook.com/tcstcswha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