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村,在你腦海裡是什麼樣子
廣闊的大海,對他又是怎樣的想像?
漁村,對於一個住在城市的我來說是非常陌生
而海洋,對我來說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雖然我住的高雄有海水浴場,但總是沒辦法常接近
然而到了東海岸工作後,每天起床就可以看到新港漁港(又名成功漁港)
出門上班的路上,有太平洋的陪伴
但這樣的周而復始,似乎對於漁村、海洋還是一樣的陌生
某天閒逛臉書的時候,看到中華鯨豚協會舉辦了一個活動「走進漁村,依海而居」
看到這標題,點進去看了一下
哇咧!裡面所敘述不就正好是我想要了解的成功鎮嗎?
二話不說就給他報名下去了!
整個活動分為兩天,第一天是漁村生活體驗,第二天是搭賞鯨船出海調查鯨豚
Day 1 海面上
在中華鯨豚協會的人員講解了兩天活動行程之後
我們第一站來到成功鎮的新港漁港
船型的建築物是新港漁業大樓,也就是魚市場的所在地
新港漁港是東海岸最大的漁港,也是最大的旗魚拍賣市場
每到下午一點左右,就會有漁船回港帶著漁獲來這裡拍賣
一進到魚市場,為我們講解的彭馨平老師(右藍色上衣)就已經準備好了
老師不僅細心的講解魚市場拍賣作業的流程,還有魚類的介紹
甚至還可以一邊講解,一邊轉頭競標!也太厲害了!
這裡最主要的漁獲有雨傘旗魚(俗稱破雨傘),黃鰭鮪魚(圖片中間),鰹魚(圖片右邊)
還有著名的鬼頭刀
夏季的旗魚以雨傘旗為主,冬季的話就以紅肉旗魚和黑皮旗魚為主
當然少不了美味的鬼頭刀 (流口水中)
在魚的身上都會有一張寫著數字的紙條,這數字就是魚的重量
每隻魚拍賣前都會秤好重量並標示,好讓競標者參考
人來人往的魚市場,顯得格外有活力
在魚市場導覽完畢,走到市場外時,會發現不少店家門口正在曬著魚乾
曬魚乾少不了蒼蠅來光顧,甚至連蜜蜂都聞香而來,看來這魚乾是真的美味
其實當天在魚市場介紹完後,有一個到成功海濱公園淨灘的活動
但當時天空開始下著雨也就暫停了
時間拉到晚上
來聽聽與海搏鬥進40年的鏢旗魚手『張天賀』船長來分享他的故事
船長說,他十八歲時就上船了,上了船還不是隨便想學鏢旗魚就可以學
還得船長看得起你才行。鏢手必須是船上表現最好的人
不僅旗魚尾要看得多,站在鏢台上要比別人穩
還要有不畏風浪的膽試,才能獲得船長肯定讓你站上鏢台!
當鏢竿拿在船長手中,完全呈現不同的氣勢
但由於示範用的鏢竿短了許多,所以船長的動作略顯可愛
船長說,近幾年的漁獲減少很多
除了氣候變遷的影響外,最主要還是漁民捕魚的方式
流刺網的興起,讓漁民可以快速的捕到大量魚獲
但也因為流刺網是一網打盡的捕魚方式
所以小魚沒有成長的機會,也就無法繁殖
流刺網也會造成鯨豚誤闖而卡在魚網上
導致鯨豚無法到海面換氣而溺斃
好在!經過民間團體及漁業署的推動與教育之下
越來越多的漁民開始正視這個嚴重的問題
而改用延繩釣的方式,進而減少對魚群的傷害。
聽完了船長的故事,現在要來DIY啦!
船長發給每人照片中的這些材料
話說這材料是要做成什麼東西呢?
沒想到船長不僅會帥氣的鏢旗魚手,還有一雙巧手可以做手工藝
但這樣還是看不出來要做什麼
答案揭曉!
利用真正的捕魚工具來做成吊飾
只是這假餌也太可愛了,拿來做吊飾也很剛好耶!
第一天的活動,就由這個可愛的手作吊飾作為結束!
當晚睡覺前回想了漁業和自然生態之間的拉扯
漁民靠著漁獲養活一家
然而人類對於海洋生態的破壞又是不爭的事實
在各國政府積極的保護海洋的同時
我們台灣似乎要更加把勁
不管是一般民眾還是漁民,甚至政府
都必需要有保護海洋的共識
在海鮮與海洋間找到最佳的平衡!
成功海洋環境教室:https://www.facebook.com/taitong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