爐灶工事順利結束後,天氣也持續放晴了!
時機正好,我們也將進入部落工作假期的第二項重要體驗-「國家地理雜誌攝影班」。
聞名遐邇的「國家地理雜誌」擅長用專業、美麗的影像說世界各地的故事。
這次東海岸部落工作假期也首次和國家地理雜誌攝影班合作攝影課程,
邀請專業的攝影講師蒞臨奇美部落和志工們教授攝影的技法,能參與到實在是太幸運啦!
這次邀請到有長年專業拍攝經驗的「陳郁文」老師來授課。
一開始的室內課程,先和大家概要介紹攝影的基本重要概念:
包含實際光線V.S攝影EV值的調整,以及測光、構圖等攝影的重要基本概念後,
接著所有志工們便帶著自己手邊的攝影器材,直接進入奇美部落實地拍攝!
大夥分批搭乘小貨車前往較遠的拍攝地點,沿途搖搖晃晃也非常歡樂啊!
首先來到瑞港公路上一處視野遼闊的拍攝地點。
這一處的視角能清楚看見奇美橋,以及壯麗的秀姑巒溪溪谷地景,
老師請大家仔細觀察現場的光線和場景,試著用不同的角度和曝光值拍攝,
並鼓勵大家:"現在不用底片錢,可以盡可能多拍"!
此時我手握著相機,功能扭旋來旋去,接著嘗試在同樣的畫面下,用不同的EV值先試拍幾張:
接著仔細想想老師說的,再找出不一樣的畫面和構圖來練習~
約莫停留了20-30分鐘後,我們繼續前往至高點移動,
至高點真的可以是在地人才知道的秘徑了!前往至高點的路程十分陡峭,還要走一小小段路才到的了。
至高點有一座塔台,塔台旁有一小片空地,
往左邊看可眺望非常壯麗的秀姑巒溪溪谷景色、午後的暮色風雲,
以及瑞穗地區逐漸亮起來的點點燈火。
由於入秋後天色暗得很快,大夥在這裡認真地練習沒多久後天色就快暗了...
而拍完山景溪景的人,還可以順便捕捉一旁淘氣的部落大哥和工作人員們 XDD
下山的路途中,近觀年輕的海岸山脈,有稜有角的山勢好像年輕氣盛的我啊~
幾場大雨就飛沙走石~如同我的攝影技巧(或是脾氣)都還需要好好的磨練一下。XD
工作假期最後一天上午,我們繼續訪攝奇美部落中各種不同的風情景象。
工作團隊特別邀約部落的男模、女模們,在不同的場景實地展示生活文化,
讓我們可以在練習攝影技巧之於,同時認識阿美族部落生活文化,非常高招的課程安排!
這些練習場景與部落生活文化分別是:
1.傳統阿美建築X漁具整理 2.秀姑巒溪畔X傳統捕魚 3.傳統家屋X傳統織布 4.奇美國小X傳統竹編技藝
由於上午陽光充足,大家也有機會透過攝影課程在奇美部落裡走動,欣賞美麗的部落風景。
下午結業式前,大家分享了幾張這幾天在工作假期裡的攝影作品,
老師也逐一和志工們分析說明~
這個分享的過程不僅讓大家更細緻地掌握攝影的要領外,
也無形中讓大夥再次回味這四天三夜的部落生活!!
最後,就來分享幾張我在工作假期期間在部落裡的攝影作品吧!
雖然等級當然無法登上國家地理雜誌封面...
但就如同老師說的:「自己看喜歡」是最重要的關鍵呀!XDD
就來個孤芳自賞吧~~~
部落到處可見的牛排-非洲大鍋牛
預備下水撒網前,大哥正在尋覓一處好的下水點。
坐在家屋裡的Ina(媽媽),主要練習捕捉人物肖像的表情與自然光線。
部落最搶鏡的「小白」,怎樣拍都不會過曝喔~~
愛哭愛跟路的部落狗狗~
陽光穿透林葉,映照在傳統編織器皿上,有發光的感覺。
雨過天青的部落晨之美~
雨過天青的部落晨之美~
這一趟四天三夜的部落工作假期十分充實!
除了技能與部落生活文化的學習外,還包含深度遊覽與結識新朋友。
大家似乎很快地就適應部落裡的生活,
最後一天離開部落,也忍不住就懷念起部落單純寧靜與彷若與世隔絕的緩慢步調。
下次一定要再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