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標題寫著「工作假期」,大家最先想到的是工作?還是假期呢?XD
如果想要深入一塊從沒踏上的土地,妳/你會想用什麼方式靠近與了解呢?
一個人的旅行是愜意與充滿驚喜的!
看見環境資訊協會台東工作站在比西里岸部落的打工換宿消息,
星仔便二話不說地展開了解和行動~!
這次除了大家早已耳熟能詳的PAW PAW鼓、幾米彩繪以外,
要用不同的視野來親近、認識這個美麗的海岸部落!
---------------------------------------------------------------------------------------------------------------------------------
和環境資訊學會台東工作站的工作人員取得聯繫以後,
第一天下午,約在白守蓮公車站牌等候(沒錯!比西里岸部落的漢名就是白守蓮!),
陰雨的天氣襯著這個寧靜的小部落,
感覺腳步也要像部落裡的貓咪們般輕盈點,才不會破壞這份寧靜。
碰面後,工作站人員「大苑」領著志工們一起先到下榻的民家集合!
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座類似休憩躺椅的「SA'SA'」,過去阿美族每戶住家前幾乎都會有這樣的設施,
大小不一,可以在這裡睡午覺、乘涼、聊天,很多功能哩!
換宿志工們下榻的地方就在社區一位可愛的MAMU家(MAMO:阿美語,阿嬤的意思)
MAMO家周邊就是可愛的幾米迷宮園區以及水芋田!
MAMO家是老房子了~
由於孩子們多在外地,所以平時有多的空房,便整理提供出來給協會志工們借用。
矮小的格局與簡單的老家俱,十分復古懷舊!
和另外一起下榻的志工選擇了靠海的房間,整頓一下儀容、了解環境後,便準備上山囉!
下榻的房間,可聽得見海浪聲唷! 二樓的資訊區陳設關於換宿的情報資訊。
有許多與環境、在地植物相關的書籍可以參閱。 換宿志工作息時間表,很規律的作息唷!
這次的打工換宿主要是農事的體驗與協助,
環境資訊協會在部落的傳統領域和MAMO們承租了土地,做為「學田(KAKOTING)」。
用對環境友善的耕作方式(不灑農藥、不噴除草劑)來耕作,
同時也復育傳統的部落民俗植物,做為部落環境教育的重要場地!
帶了水、換上不怕弄髒的衣物,學田就在距離工作站約5分鐘車程的山上。
沿途大苑和志工們解說學田的由來和環境。
進入學田之前,看到牆面上的文字說明,要進入無毒契作區囉!
梯田區。 MAMO田裡種植的火龍果。
學田的「黃藤與雜作區」有做廚餘堆肥,不過很容易就被鄰田的調皮小狗扒開了。 XD
這不是雜草喔!這是刻意種植的白茅。一不小心就會踩到唷!
傳統部落屋的興建,用到許多大量的白茅來覆蓋屋頂,學田裡的堆肥廁所就是一例。
這個環保的堆肥廁所是集合部落裡木工坊的大哥們以及志工們的心力協力完成的唷!
也試圖用比較傳統的工法來搭建,光是茅草的部分,就花了60把超過200公分長的茅草~
堆肥廁所的外觀說明堆肥廁所的優點。
使用堆肥廁所可是有注意事項的唷!把蓋子打開後對準使用完畢,衛生紙也可一併投入;最後用瓢子拿麻布袋裡的木屑,
將排泄物徹底覆蓋就可以囉!
這麼近距離的在廁所內解說,真的是完全沒有什麼味道唷!太神奇了~!
緊接著就是準備上工囉!
上山工作必備!雨鞋和手套,衣服褲子一定是要找舊衣服不怕髒的才行唷!
首要的任務是協助清潔學田旁產業道路的人為垃圾。
過去慣行農法的時期為了覆蓋雜草,用了很多麻布袋和衣物來覆蓋。
時間一久,被土壤雜草淹沒後,又成為山上的垃圾...
同時還發現非常多令人咋舌的物品:大型彩球、酒瓶、數不清的塑膠袋、玻璃魚缸、農藥瓶罐....
真的會從實踐清潔的過程中感嘆人類怎會如此對待保護、養育我們的山林和土地呢?
不到2個小時,就從學田旁不到300公尺的產業道路清出兩大袋滿滿的垃圾!!!好驚人!!
這些都要載下山丟掉哩~!!
緊接著要來整理農具了!!
農具在使用過後會佈滿泥土,所以也要經常清理和保養,不然也會很容易鏽蝕。
和志工一起先分別將不同的鐮刀、鋤頭、鏟子一一刮除泥土後,便分頭進行。
星仔先體驗的部分是磨鐮刀的部分!
很多鐮刀都已經生鏽得十分嚴重了,石磨和刀身都要先潑水~
固定石磨或鐮刀一方後,便用垂直的方式來磨刀面,務必要讓刀鋒回到鋒利光亮的樣子!
瞧瞧磨刀前後的比對,我是不是很有磨刀的天份咧?XDD
磨刀霍霍的同時,可以在山上仔細聆聽大自然的聲音...
樹葉上的水滴相互交換,滴滴答答的落在土裡;莫氏樹蛙也此起彼落的在田裡歡唱...
對許多人來說田事是辛苦的,不過此時此刻心情卻能很自在、很安穩的享受學田環境的一切。
這種絕對孤單的感覺卻不寂寞,反而能靜靜地和自己對話、相處,享受雨後的清新空氣。
隨著天氣漸晚,也要開始準備張羅大家的晚餐!
四點半一到,大苑就帶領志工下田去,拿著環保袋,如數家珍地介紹田間可以採摘的野菜,
同時也和志工分享許多野菜的知識~~
兔兒菜! 刺蔥(阿美族刺蔥握飯超好吃唷!)
芥菜。因為採無農藥耕作,有菜蟲啃食痕跡是很正常的啦! 也採到好好吃的蕗蕎!
沒多久就採到了這麼多健康美味的野菜!晚餐大豐收唷!
大苑還意外地找到地瓜!超開心哩~~
回到工作站和MAMU家,便即刻展開分菜、清洗、煮飯的工作~
由於剛到第一天,對於環境和工作的掌握都還需要熟悉與帶領,
所以今晚的菜色也是先靠工作站的大苑幫忙設想哩!要照顧張羅志工生活,又兼農務和行政業務,真的很辛苦捏~~
超健康的無毒耕作野菜!!
大家各自分工! 可愛的MAMO也來幫忙(可能是看不下去...XDDD)
晚飯上桌囉!受到MAMO的邀請,我們移師到比西里岸的文化中心一起吃飯!
菜色有香噴噴的洋蔥炒蛋、配上韭菜淋上醬油就可生吃的蕗蕎,
以及由兔兒菜、芥菜、部落醃製的鹹豬肉煮成的超級鮮美野菜湯!
簡單烹調就能吃到健康和蔬菜的鮮甜哩!
採到的小地瓜則是和花蓮太巴塱部落生產的紅糯米一起蒸煮。
柔軟綿密的口感,讓每個人都是兩、三碗的份量下肚啊!!紅糯米的香與地瓜的甜實在太MATCH了!!
如果知道「食物里程」概念的朋友就會知道,
從產地到餐桌的最短距離真的是節能又減碳唷!
加上清楚地知道種植的環境和過程,所以真的能吃得營養又健康呢!
由於今天正巧是部落社區頭人的生日,
所以大家聚在一起用餐慶祝,連部落裡的狗狗們也跟前跟後的穿梭,
很會撒嬌討飯吃哩!!非常可愛~XDD
大家吃飯慶生告一段落後,也拿出吉他與部落特色的PAW PAW鼓,
即興地帶動唱,用歌聲和此起彼落的搞笑聲歡迎我們今天先來到部落的志工!
在冷冷的天,靠近海的部落,完全體驗和都市不一樣的生活步調與生活模式...
雖然田事工作難免有些疲累,
但伴隨著海聲的夜晚,心裡卻格外的平靜、踏實。
伴著海浪聲,裹著MAMO家厚實溫暖的被窩,等待翌日的換宿生活...